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正文

我校组织观看“智慧使用手机,畅享美好生活”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5-03-04点击数:

2月26日19时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组织全校学生线上观看了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委托安阳工学院举办的 “智慧使用手机,畅享美好生活” 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此次公开课聚焦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致力于帮助大学生认清手机使用对心理的影响,树立科学的手机使用观,拥抱健康生活。

公开课围绕 “机制影响篇”“策略应对篇”“榜样引领篇” 三个板块展开。主讲教师深入剖析过度使用手机引发的焦虑、社交能力弱化等问题,结合校园访谈实例,引发同学们的强烈共鸣。互动环节中,大家积极分享智慧用机的经验与方法。

在 “机制影响篇”,王雪老师通过问答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使用手机的初衷与感受。她指出,手机丰富的娱乐功能易使人形成依赖,用以消磨时间、调节情绪或躲避压力。通过交流,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手机的潜在弊端,明确了正确使用手机的重要性。

“策略应对篇” 中,常翰老师组织 “头脑风暴”,与学生共同探寻智慧用机策略。各小组提出 “设定明确目标”“拓展多元兴趣”“建立良好现实社交” 等方法,以减少对虚拟社交的依赖,摆脱手机即时奖励机制的束缚。

“榜样引领篇” 展示了大学校园中的优秀学生事迹,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怀揣信念,勇于挑战,正视内心需求,抵御外界诱惑,方能主宰自我,让科技成为成长的助力,而非阻碍。

此次公开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它提醒大学生,美好生活并非虚拟屏幕所能给予,而是源于现实世界的体验与成长。走出虚拟,亲近自然,增进人际交流,培养兴趣爱好,才能在真实生活中收获快乐与满足。

· 心得体会·

教育科学学院 刘怡纯

在参加“智慧使用手机 畅享美好生活”心理健康公开课后,我收获颇丰,对手机与生活的关系有了全新认识。公开课揭示了手机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带来了诸多挑战。过度依赖手机,不仅损害视力、扰乱睡眠,还会让我们在虚拟世界中迷失,渐渐忽略身边真实的美好。回想自己,常常在手机上花费大量时间刷短视频、玩游戏,看似放松,实则内心愈发空虚,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这次公开课让我明白,手机并非生活的全部,而是服务生活的工具。合理规划手机使用时间,设置使用时长提醒,能有效避免沉迷。用阅读、运动、与家人朋友相处等有意义的活动替代无意义的手机娱乐,不仅能丰富生活,还能让内心更加充实。比如,以前我睡前习惯刷手机,导致入睡困难,现在我会提前半小时放下手机,读几页书,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智慧使用,才能让它成为生活的助力而非阻碍。我们要在数字时代找到平衡,用积极健康的心态拥抱生活,感受身边的温暖与美好,让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地理与旅游学院 韩悦悦

参加“智慧使用手机 畅享美好生活”心理健康公开课后,我收获颇丰。

课程中,老师用生动案例揭示了过度沉迷手机的危害。比如有人因沉迷手机忽略家人,有人因过度刷手机影响睡眠和工作效率,让我深刻意识到手机虽便利但也有负面影响。

老师还分享了合理使用手机的方法,如设定使用时间、卸载不常用软件等。这让我明白,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就能让手机成为生活助手而非主宰。

对我而言,这次公开课是一次警醒。过去我常无意识刷手机浪费时间,今后我会尝试采用老师教的方法,合理安排手机使用时间,多投入现实生活,比如和朋友聚会、阅读书籍等。

这堂公开课让我懂得,只有智慧使用手机,才能避免被其左右,真正畅享美好生活,让生活更充实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