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正文

我校组织观看"心理防御机制——日常情绪和行为的心理学原理"心理健康公开课 助力大学生心理成长

发布时间:2025-04-28点击数:

2025 年 4 月 25 日 19:00我校积极组织全体学生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线上直播形式全程观看了由河南省教育厅委托信阳师范大学开展的“心理防御机制——日常情绪和行为的心理学原理”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

公开课伊始,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信阳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询师姜金伟讲师从专业视角出发,多维度、深层次地剖析了心理防御机制。他将理论与生活实例紧密结合,系统且全面地讲解了心理防御机制的不同层次,涵盖初级、中级以及高级防御机制。

初级防御机制,如压抑、否认、投射等,往往表现为本能、非理性的应对方式。例如,当大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时,部分同学可能会下意识地否认问题的存在,试图通过逃避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中级防御机制,像合理化、幽默、升华等,则能更有效地缓解焦虑情绪。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同学会用幽默化解尴尬局面,将负面情绪转化为轻松的氛围;还有同学在遭遇挫折后,将原本的沮丧情绪升华,转化为努力提升自己的动力。而高级防御机制,如利他主义、预期性规划等,更侧重于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有的同学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转移自身负面情绪,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还有同学提前规划未来,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标,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

为了让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课程中列举了大量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实例。在分析学业压力、人际冲突等常见场景时,若大学生一味地用“压抑”来处理情感,可能会导致长期的心理负担,甚至引发心理问题;而运用“升华”将负面情绪转化为学习动力,则是一种更为健康的心理策略。

此次公开课是河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创新举措,为大学生和教师提供了科学应对情绪问题的有效方法。未来,我校将紧跟时代步伐,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深化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心理拓展活动等多元举措,全方位守护师生心灵成长,共筑心理防护坚实防线,为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观看心得与体会:

文学院鲁奕茹

在这场聚焦心理防御机制的深度探讨中,弗洛伊德的理论穿透象牙塔的帷幕,照见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图谱。解析"痛斥同学卷王却通宵备赛创投挑战赛"的投射现象时,竞赛团队中微妙的人际张力有了全新注解。

关于防御双刃剑的思辨最启人深省,正如教授指出的,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理防御往往包裹着理性外衣,过度理智化反而成为阻断真实成长的铁幕。

经济与管理学院李梦怡

在观看了“心理防御机制心理健康公开课后,我收获颇丰。我不仅懂得了如何剖析自己,还提升了自我调节能力。我意识到,心理健康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与生活点滴紧密相连。今后,我会运用所学,更好地关照内心,也希望能帮助身边人,一同守护心理健康。

教育科学学院刘怡纯

心理防御机制是人性本能,但过度依赖会成为成长的枷锁。公开课让我明白,健康的防御应服务于自我保护而非自我封闭。未来,我将尝试在“合理防御”与“主动成长”间找到平衡,从而实现心理能量的良性循环。

教育科学学院余佳格

在直播中我了解到心理防御机制是我们潜意识应对内心冲突的方式,同时,也明白了不同的防御机制各有利弊,像压抑虽能暂时避免痛苦,但长期可能积累负面情绪。所以,在生活里我们要多觉察自身行为背后的防御机制,尝试用更成熟、积极的方式应对情绪,比如升华,将负面情绪转化为前进动力,从而更好地管理情绪,促进自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