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辅导员队伍和心理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24年9月19日 19:00,我校组织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老师们参加了一场主题为“开学第一课——启智润心 筑梦未来,心理工作者开学充电站”的公益直播活动。此次活动由华中科技大学章劲元教授及华南师范大学苏斌原教授联合主讲,旨在提升心理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为新学年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次直播主要围绕“心理危机的形式与规律”、“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处置”、“心理育人新格局的构建”、“新学期心理工作的提示”四个方面展开。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为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老师们提供了实用的工具和方法。
部分辅导员观看心得:
地理与旅游学院 李静溪
今天晚上,有幸观看了“开学季第一课——启智润心 筑梦未来,心理工作者开学充电站”,直播中提到隐蔽性凸显、学生抗压性不足、家庭功能不良、教育管理盲区以及新型心理危机是当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主要问题,并讲解了心理危机的内涵和规律。此外,直播中也强调了心理健康工作者如何帮助同学们了解压力,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作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今后,我们会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专业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为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贡献力量。
美术学院 闫俊
通过观看本次心理健康“开学季第一课——启智润心 筑梦未来,心理工作者开学充电站”直播,作为高校心理工作者,我更加深刻认识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数据显示,部分学生自我求助意识不高,因此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危机教育,我们应该是以干预为主。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只是针对问题学生。并且在整个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作为高校心理工作者需要保持倾听和关注,结合学院特色,为求助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看到希望,建立自信,并指导他们调用各种资源有效应对危机。同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干预策略,确保干预过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最后,作为高校心理工作者,最重要的是,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开发学生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观念,塑造正确健康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生命与科学学院 封少思
在“开学季第一课——启智润心 筑梦未来,心理工作者开学充电站”的学习中,启智润心的理念让我意识到,心理工作者需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通过情感教育和心理辅导,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增强自信心,从而面对未来的挑战。筑梦未来的主题激励我们作为心理工作者要主动参与学生的梦想规划。通过职业生涯咨询和目标设定,帮助学生明确方向,树立信心,为他们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课程中提到的“充电站”理念,提醒我们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和成长。心理工作者需定期更新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心理素养,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