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正文

“危险性辨析:人群与行为” 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4-03-27点击数:

为增进我校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提高社会大众对防艾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同学们认识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到底取决于什么,由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办,大学生青春健康同伴社承办的 “危险性辨析:人群与行为” 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活动于3月26日下午2点30分在文博楼C117开展,国际教育学院韩硕同学主持,李宛青老师全程指导,来自各学院代表和社团成员50 余人参与。

活动开始前,主持人先向大家介绍了团队契约,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自信表达。接着,主持人请助手给大家分发20余种印有各种职业和身份的卡片,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认识估计各自卡片上人群感染艾滋病毒可能性的大小,找到自己的位置。认为可能性大的站到“危险”一边,认为可能性小的站到“安全”一边,全体人员排成U型。接下来,主持人抛出以下五个问题:

1.为什么有的人比其他人处于更危险的境地?

2.你在估计危险性时,考虑了哪些因素或条件?

3.一个人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有什么关系?

4.在上面的练习中,我们认为的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性比较大的人,有些什么特点?

5.这个练习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稍作思考后,主持人分别采访了几位同学,询问其站在靠近危险或安全位置的理由是什么?是不是她(他)代表的这个身份就一定安全或危险,看似危险的身份如果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措施,是否就变得安全了,看似安全的身份如果不加防护,是否也会变得危险?大家认真思考并发表各自见解。经过讨论,最后,主持人引出本次活动小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取决于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他(她)的职业、身份、社会地位等。

本次活动以游戏的方式,反映了艾滋病传播与人群行为的关系,增强了同学们对有关艾滋病的认识,预防艾滋病,就要从自身做起,避免不良生活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