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正文

我校组织观看“我同我的原生家庭分离了吗?——如何构建健康的子亲关系”心理健康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4-08-17点击数:

为了推进家校协同心理育人工作,有效提升学生识别处理亲子关系心理困惑的能力,实现人格独立成熟与健康发展,积极构建健康的“子亲”关系,2024年8月16日19:00,我校组织全体学生及全体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邀请学生家长全程观看了由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主办,南阳理工学院承办的“我同我的原生家庭分离了吗?——如何构建健康的子亲关系”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此公开课旨在通过案例呈现未分离的亲子关系,讨论、解读“分离”的意义,引导大学生主动树立追求心理独立与成熟的意识,积极构建健康“子亲”关系。

课程简述:本次公开课聚焦于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与“子亲”关系的热点话题,从四个方面“家庭中的“子亲”关系与我”、“未分离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分离的“子亲”关系是怎样的”、“如何主动构建健康“子亲”关系”,为广大学子和家长提供了全面指导。活动邀请了多位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家及资深教师担任主讲嘉宾,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模拟、课堂小游戏等多种方式探索亲情的深度与广度,让参与和观看的师生与家长朋友们仿佛置身其中,从而更加深刻地思考并掌握改善亲子关系的实用方法。

家庭中的“子亲”关系与我:南阳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孟凡锐首先讲解了家庭中亲子关系与“子亲”关系之间的差异,引导大学生在处理家庭成员关系中主动承担责任,积极沟通。亲子之间既保持合理边界,又保持合理连接;既互相尊重,又彼此信任。

未分离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南阳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莫华敏带领同学们通过几个短片共同感知了未实现健康分离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从对三个短片的分析和讨论,莫老师总结出未实现健康分离的亲子关系具有三个特点:关系纠缠、关系疏离、连接脆弱。

分离的“子亲”关系是怎样的:南阳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张雨爽将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讨论上一环节中的三个案例,从而引导同学们总结出健康分离的子亲关系应是边界清晰的、关系亲密的、连接安全的。

如何主动构建健康“子亲”关系:南阳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余瑞玲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主动构建健康的“子亲”关系:内在心态要有“成人担当”,外在行为要主动积极;并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积极构建支持系统,能够做到:勤于自助、乐于求助、善于互助。最后,余副主任总结到:亲子之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家是我们的来处,也是我们人生风雨路上永远的心理牵挂和爱的港湾,您养我长大,我陪您变老;希望父母与孩子能够彼此守护、共同成长。

收看学习情况:本次网络直播课程获得了我校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各个学院学生在来信中纷纷表示,这次公开课中的案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她/他们处理实际生活中子亲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孩子和父母建立和谐的子亲关系,使家成为充满爱与包容、理解的温馨港湾。

我校学生和家长共同观看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

部分学生学习心得:

外国语学院 刘元苇

8月16日晚,通过观看由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主办的“我和原生家庭分离了吗 如何侯建健康的子亲关系”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直播,我深受启发。课程中,专家深入探讨了原生家庭中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并利用丰富的短片例子来直观的展现大家在真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四个阶段来告诉大家我们应该如何做,从内在担当到外在主动承担,为我在以后和父母相处提供了很多灵感和方向。

课程题目是“我和原生家庭分离了吗”中的“分离”并非割裂,而是为了构建更健康亲子关系打下基础。通过个人成长与心理边界的建立,让双方都能理解并尊重彼此的需求和界限,我们努力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同时也倾听父母的意见与故事,从中找到共鸣与理解,用爱与沟通搭建桥梁,而非沉默或逃避。

这一过程教会了我,真正的分离是心理上的成熟与自主,它让我有能力去爱,去给与,也去接受爱。

社会服务与发展学院 田文龙

亲子关系是一个家庭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一个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幸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我同我的原生家庭分离了吗?——如何构建健康的子亲关系”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上,我与家人一起观看学习,我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家庭中的“子亲”关系与我

在健康的家庭中,父母爱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孩子赠予父母最好的礼物是活好自己的生命!孩子与父母之间最理想的关系便是“相互赋能,彼此成就”。因此在处理原生家庭的关系中,我们既要保持合理边界,又要保持亲密连接,既相互尊重,又彼此信任。

二:健康分离与未健康分离的“子亲”关系

“子亲”关系的健康分离,不仅指我们与家人在空间上的距离,还有跨越空间之后我们要独自去面对的成长,和父母由衷的接纳自己,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而未健康分离的亲子关系通常表现在子女与父母间缺乏交流,理解和信任,不会表达情感与爱。

三:如何主动构建健康的“子亲”关系

1、 内在心态,成人担当

我们在和父母的沟通中要做到表达诉求时坦然而真诚,在拒绝要求时温柔而坚定。同时学会接纳彼此的感受,理解父母的处境与局限,与父母一起彼此守护,共同成长。

2、 外在行为 主动积极

我们应尽量保持与父母的陪伴,听全听懂父母想说的话,在有需要和需求时,对父母要实话实说,有话好好说,既能报喜也能报忧。同时也要学会合理拒绝,不要过度卷入父母之间的事情去,适当帮助父母觉察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