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正文

我校组织师生家长观看 “家庭与自我成长”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3-11-08点击数:

11月7日19:00,由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委托河南师范大学举办的主题为“家庭与自我成长”心理健康公开课直播活动在线举行,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周社刚老师主讲。

我校高度重视此活动的开展,组织全体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全校学生并请他们邀请其家长在各学院教室、自习室、活动室、宿舍、家中通过网络收看了课程。

活动伊始,周老师向大家阐述了家庭对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接着以游戏的方式开始了本次讲课的第一个问题----家庭与自我的关系,从而引导同学们说出其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并解释了家庭互助模式、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氛围三者与家庭影响的关系。然后从一个具体案例引出了本次讲课的第二个问题----接纳父母的不完美,以主人公的遭遇来反映原生家庭的不幸对孩子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并以此提出四条建议:接纳过去学会关爱自己、理解父母改变互动方式、增强自信提升自我价值、构建边界积极自我支持。以此来帮助同学们规避原生家庭不幸所带来的弊端。

紧接着周老师以一个比喻句来展开本次课程的第三个问题-----建设积极家庭环境,“我们的成长若是一枚种子萌发生长的过程,那么家庭就如一方栖田”。为了建设一个积极的家庭环境,周老师最后向学生和家长提出一些建议,对于大学生,他希望大家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培养一些共同兴趣向父母表达感念爱意;对于家长,希望其适应角色变化改变关怀方式,并善于表扬肯定恰当表达情感,希望家长活出精彩自己体现榜样力量。

家是心灵的港湾。本次活动以公开课的方式向大家阐述了家庭与自我成长的紧密联系。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能正确处理家庭与自我的关系,以家庭之力助力自身成长,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于未来大放光彩。

部分心得分享:

兼职心理咨询师刘会丽: 正如周老师所说:原生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原生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处事习惯以及性格、人品、观念、思维模式和心智模式等都有极大的影响。作为大学生,应该认识到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的父母,他们也只是普通人,有认知方面的各种缺陷和不足,他们小时候也经历过痛苦和抱怨,成为父母后也尽了最大努力。因此要勇于接纳父母的不完美,不应以父母要好好爱我们为理由作为我们不理解、不原谅父母对我们造成的心理伤害。

如何突破家庭限制,实现更好的成长?周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合理化建议:接纳过去学会关爱自己、理解父母改变互动模式、增强自信提升自我价值、构建边界积极自我支持。每个人均需要积极的自我成长,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学会改变自己。愿我们都能很好的了解自己和家庭成员们,学会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尊重、感激家庭的贡献和启发,找到自己充盈富足的人生道路吧。

美术学院高紫烨: 享受过爱的人,才会有勇气和能力进行爱的传递;没有被爱的,只能长大后在爱情中享受再去传递爱。家庭教育才是第一教育,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生活方式、气度修养各种思想观念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的未来。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如同好的习惯继续保持有益一生,多年坏的习惯要用几倍的时间慢慢改正和摒弃。改正一个习惯都很难,修正整个童年需要何其艰辛。出生看运气,未来看意志力。愿我们不会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逆天改命。希望爱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充实自己完善自身再把爱传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