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校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增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人文关怀,正确看待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2023年11月21日下午2点,由心理中心主办大学生青春健康同伴社承办的“如果……”同伴教育活动在文博楼C117开展。来自各学院的代表和社团成员40余人参加,国际教育学院的郑亚果同学为主持人,李宛青老师全程指导。
首先,主持人向大家强调了同伴教育活动的原则,希望大家认真聆听,踊跃发言。随后通过报数所有同学被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同学讨论一个剧本,设计剧情并进行角色扮演。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其中,第二组讨论尤为活跃。各组先后进行了展示,充分思考并体会“如果我得了艾滋病……”“如果身边人如同学朋友有艾滋病,自己会如何处理…”。展示完毕主持人进行了总结:每组都充分代入了角色的感情和心理,分工明确,剧情清晰,演绎的非常棒。然后是问答环节,“如果你得知你被艾滋病毒感染时,你有什么感觉?”等三个问题,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主持人还向大家讲解了怎样预防艾滋病,主要方法包括:不发生婚前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以任何方式吸毒,不与他人共用针头等。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共同的敌人是艾滋病,不是艾滋病病人。青少年与艾滋病不是毫不相关而是密切相关,我们应该从我做起,预防艾滋病。
此次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我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宣传,提高和加深了大家对艾滋病以及艾滋病病人的了解和理解,让彼此都感受到爱和温暖,展现了大学生理解、关爱、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和积极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