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正文

“人群与行为”青春健康教育沙龙在我校开展

发布时间:2020-11-17点击数:

为迎接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的到来,帮助我校学生认识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到底取决于在什么,2020年11月13日下午5点,由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办,大学生青春健康同伴社承办的“危险性辨析:人群与行为”青春健康教育沙龙在文博楼C117青春健康俱乐部开展。李宛青老师主持,来自各学院的青春健康同伴社社员参与。

李老师把事先准备的关于职业或人群的卡片随机发给大家,让各自根据卡片上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可能性的大小,以危险和安全为两极,排成U型,认为可能性大的靠近危险一边,认为可能性小的靠近安全一边,居中的则站在中间地带。接着采访大家为什么站在这里?根据什么评估的危险性?一个人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有什么关系?现场大家踊跃发表对相关问题的观点,李老师引导大家把关注点集中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取决于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他(她)的职业、身份、社会地位等。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如果不能洁身自好,同样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而那些所谓的高风险人群,如果注意采取安全措施,感染的风险并不会比他人高。

此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到:一个人的身份和学识地位不能作为判断其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性的指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取决于一个人是否涉及危险行为。同时也让同学们自觉养成洁身自好习惯,远离危险行为。